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SMC气缸活塞杆频繁地损坏呢?
一、有可能是工艺气体中含有大量的带液,导致了活塞杆和日本SMC气缸液的冲击,致使活塞杆在死点间隙的位置被拉断了。
二、活塞杆的缓冲器日本SMC气缸以及缸座设计的很不合理,可能是缓冲器的位置距离气缸比较远,导致排气体得不到应有的缓冲,从而气缸开始震动,连带着活塞杆一起震动,这个时候的活塞杆和十字头同心度就产生了偏差。
三、在安装气缸和中体的时候同心度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,导致气缸和中体两者的中心线留下夹角,活塞杆和十字头在运行的时候就很容易造成弯曲应力。
四、在加工活塞杆螺纹的时候,螺纹的底角设置地比较小
日本SMC气缸活塞杆是支持活塞做功的连接部件,大部分应用在油缸、气缸运动执行部件中,是一个运动频繁、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部件。以液压油缸为例,由:活塞杆(油缸杆)、缸筒、活塞、端盖几部分组成。其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。活塞杆加工要求高,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.4~0.8um,对同轴度、耐磨性要求严格。油缸杆的基本特征是细长轴加工,其加工难度大,一直困扰加工人员。
产品用途
日本SMC气缸活塞杆主要用于工程机械、液压气动、汽车制造用活塞杆,塑料机械的导柱,包装机械、印刷机械的辊轴,纺织机械,输送机械用的轴心,直线运动用的直线光轴。
加工技术
采用滚压加工,由于表面层留有表面残余压应力,有助于表面微小裂纹的封闭,阻碍侵蚀作用的扩展。 从而提高表面抗腐蚀能力, 并能延缓疲劳裂纹的产生或扩大,因而提高油缸杆疲劳强度。 通过滚压成型,滚压表面形成一层冷作硬化层,减少了磨削副接触表面的弹性和塑性变形,从而提高了油缸杆表面的耐磨性,同时避免了因磨削引起的**。滚压后,表面粗糙度值的减小,可提高配合性质。同时,降低了油缸杆活塞运动时对密封圈或密封件的摩擦损伤,提高了油缸的整体使用寿命。 滚压工艺是一种高效高质量的工艺措施,现以直径160mm镜博士牌削滚压头(45钢无缝钢管)为例证明滚压效果。滚压后,油缸杆表面粗糙度由幢滚前Ra3.2~6.3um减小为Ra0.4~0.8um,油缸杆的表面硬度提高约30%,油缸杆表面疲劳强度提高25%。油缸使用寿命,提高2~3倍,滚压工艺较磨削工艺效率提高15倍左右。以上数据说明,该滚压工艺是高效的,能大大提高油缸杆的表面质量。